(今周刊1509) COP30直擊》適逢《巴黎協定》十周年,COP30在熱帶雨林門戶貝倫盛大登場。 但在升溫控制不佳、多國元首缺席、眾多新版自主減排計畫遲到下,這場氣候峰會內外,都充斥著強烈的危機感。 當政府與國際組織力不從心,已在淨零路上穩健前行的企業,能否接棒成為樞紐,關係著氣候行動成敗。
飛機降落在巴西貝倫前,艙內旅客都忍不住側頭瞥向窗外的翠綠景致,畢竟,很少人能有機會,從空中鳥瞰這孕育超過五萬個物種的亞馬遜雨林。
位於亞馬遜河下游、被視為進出亞馬遜雨林門戶的港口城市貝倫,過去也不曾有機會,一口氣迎接五萬名自全球各地湧入的旅客。
十一月十日,為期十二天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(UNFCCC)第三十次締約方會議(COP30),在此地登場。COP不僅是一九八個締約國齊聚一堂、協商氣候議題的年度國際盛事;也是大國展現責任與影響力、開發中國家爭取資源的重要場域。
巴西COP30場外直擊!原住民抗議亞馬遜雨林開發,衝撞會場「我們的土地是非賣品」
從新北石門到彰化芳苑,永豐銀行守護溼地,實踐永續願景
想把全球升溫幅度控制在攝氏1.5度內?這場會議是最後希望,台灣的減碳腳步,該如何跟上國際?
Tesla新Model開賣!歐盟碳排新規也來助力,碳權收入將突破330億
回收量提升,全球循環性卻倒退!關鍵問題出在資源使用模式錯誤